来源: 无尘车间装修 阅读量:1363 更新时间:2022-07-12
对于从事高精度制造、生物医药、食品生产等领域的企业而言,无尘车间装修是打造核心生产环境的基石。然而,一个功能完备的无尘车间绝非仅靠建设就能一劳永逸。管理者需要掌握洁净度、风量、压差等众多关键参数,其中,维持稳定的正压环境更是日常运行中的核心挑战。不少用户发现,车间明明已完成无尘车间装修,投入运行后却存在“无尘室内没有正压”的问题。这不仅削弱了洁净效果,更增加了污染风险。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常见问题,并着重从无尘车间装修的源头设计和施工质量角度探讨其成因与对策。
一、 理解无尘车间正压:洁净环境的“屏障力”
1.正压定义与价值:
车间内的正压值指:所有门窗关闭状态下,室内静压持续高于室外(或相邻低洁净区)静压的数值差值。这是无尘车间装修功能实现的基础指标之一。
核心作用: 形成一道无形的“空气屏障”,有效阻止外部污染空气(含尘、含菌)通过门窗缝隙、管线穿孔等部位渗入车间内部,保障核心区域的洁净度。尤其在人员进出或短暂开启门时,正压能显著减少污染物的入侵量。
2.实现原理:
正压是通过净化空调系统的精细风量平衡实现的:送风量必须严格大于 回风量 + 排风量。
专业无尘车间装修的核心要求:系统风机必须设计互锁逻辑! 标准操作流程应为:
启动时: 先开送风机 -> 再开回风机/排风机。确保送风先建立正压基础。
关闭时: 先关排风机 -> 再关回风机 -> 最后关送风机。避免瞬间负压导致污染倒灌。
3.压差设定的依据:
压差大小(一般洁净区需+5~10Pa,核心区可能更高)并非随意设定,而是基于无尘车间装修前的详细设计文件和相关行业工艺标准(如GMP, ISO 14644)。
设计原则: 洁净度越高区域,相对其相邻较低级别区域或室外,应维持更高正压(污染控制区域则需负压)。压差在满足工艺防护需求的前提下,应兼顾经济性(过大压差会增加能耗和运行成本)。

二、 症结所在:无尘车间装修环节与正压缺失的深层关联
无尘车间装修完成后若出现正压不足或消失,其根源往往需回溯至规划设计、材料选择、设备安装或系统调试阶段。以下是关键原因分析:
1.风量平衡计算失误或执行偏差:
设计失误(源头): 无尘车间装修设计阶段,暖通(HVAC)系统设计师未能精确计算实际送风量、回风量和工艺排风量(如设备排气、局部排风罩),导致设计的“送 > (回+排)”风量裕度不足或错误。这是正压无法建立的根本设计缺陷。
施工安装偏差: 实际施工中,风管安装阻力过大(弯头过多、变径不合理、密封不好漏风)、过滤器堵塞未及时更换、风机选型/安装不符设计要求等,均会导致实际送风量达不到设计值,无法形成所需正压。专业的无尘车间装修承包商应严格按图施工并测试验证。
2.围护结构气密性不达标:
装修材料与工艺缺陷: 这是最常见的无尘车间装修质量问题之一。如果墙体(彩钢板接缝)、天花板、地面、门窗(尤其传递窗、气闸室)、各类管线穿墙孔等处的密封处理不合格(如使用劣质密封胶、施工粗糙),就会产生大量不可控的漏风点。
后果: 即使送风系统满负荷运行,由于“漏气量”过大(相当于额外的“排风”),导致维持正压所需的新风补充量剧增,系统能力无法跟上或能耗极高。严重时根本形不成正压。无尘车间装修的密封工程是生命线!
3.风机及控制系统配置/调试不当:
风机互锁缺失或逻辑错误: 如开篇所述,风机启停顺序混乱会直接破坏压差(启动时易负压,关闭时易倒灌)。这要求无尘车间装修配套的自控系统(BAS)程序必须包含可靠的风机联锁控制逻辑,且调试阶段务必验证。
压差传感器失效或未校准: 自控系统依赖压差传感器反馈调节风阀。如果传感器位置错误、损坏或未定期校准,其反馈信号失真会误导控制系统做出错误动作(如过度关小排风阀或加大新风阀)。装修阶段需确保传感器选型、安装合理,并纳入调试内容。
4.新风补充不足或处理能力瓶颈:
新风量设计不足: 维持正压需持续向车间内补充过滤后的新风。若无尘车间装修时新风主管道尺寸过小、新风机组处理风量偏小,或新风进口被遮挡/滤网堵塞,导致无法提供足够的、符合洁净要求的新风量来补偿因正压而外泄的空气(漏风)。
新风处理能力不足(隐含问题): 新风需要经过高效过滤、温湿度处理。如果机组能力(特别是除湿能力)不足,尤其在南方高湿地区,为了维持温湿度可能被迫减少新风量,牺牲正压。这需要在无尘车间装修前期负荷计算和选型时充分考虑极端工况。
5.工艺变化或运行维护不当(非直接装修问题但受其影响):
工艺变更增加排风点: 投产后增加新的工艺设备(如增加排风罩)但未相应调整送风量或新风量。
运行管理问题: 门窗常开不闭、高效过滤器堵塞未及时更换导致送风量下降、排风机被人为调大等。
连接点: 优秀的无尘车间装修会在设计时预留一定的调整余量,并为后期运行提供清晰的压差维持指导手册。
三、 解决之道:始于专业无尘车间装修,成于精细管理
源头把控:选择专业设计施工团队: 企业务必选择具备丰富无尘车间装修经验、精通洁净室HVAC系统设计计算与施工规范的服务商。要求其提供详细的风量平衡计算书、气密性施工方案和严格的调试验证报告(包括压差测试)。
重视围护结构气密性: 在无尘车间装修合同中明确气密性标准和验收方法(如发烟测试)。 重点关注门窗密封条、墙板接缝、地面与墙面阴阳角、所有穿墙/顶管线的密封处理质量。
确保系统可调可控: 要求自控系统具备灵活、可靠的压力控制回路,阀门选型(新风阀、回风阀、排风阀)应有足够的调节范围和精度。交付前必须进行包括压差性能在内的 IQ/OQ/PQ 验证。
持续监控与维护: 投入运行后,定期检查压差传感器读数、过滤器压差、风机运行状态,确保门窗关闭规范。建立详细的维护保养制度。
结论:正压稳定是无尘车间装修质量的直观体现
车间无尘室内“没有正压”绝非小问题,它直指无尘车间装修的规划、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和调试等核心环节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从精确的风量计算、严苛的围护结构密封到智能的控制系统调试,每一个环节的专业性都直接决定了正压环境能否实现并稳定维持。因此,企业在投入无尘车间装修项目时,必须选择技术实力雄厚、管理严谨的服务伙伴,从根本上杜绝系统设计缺陷和质量隐患。同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做好日常的运行监控与维护。只有将专业的装修建造与精细化的运行管理相结合,才能让洁净车间的“空气屏障”真正牢不可破,持续为高品质生产保驾护航。解决正压问题,本质上是追求更高标准的无尘车间装修质量。